2021年了,谁还去KTV啊
提到KTV,你会想到什么?
高考结束那年,班上最让人头疼的男生和矫情的班主任蹦到桌子上,一手把着麦,一手舞着啤酒瓶,唱起当年流行一时的《老男孩》:那时陪伴我的人啊,你们如今在何方?跑调,破音,酒精挥发着泪水,他们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,跟高中时光声嘶力竭地做着告别……

KTV时代,从年轻人的集会,到夕阳团的剧场
再走进KTV,年轻的面孔换成了一群端坐在沙发上的中老年人,桌子上的啤酒瓶也成了装养生茶的保温杯。他们中气十足地合唱着《精忠报国》这样的经典曲目,唱到兴起时还免不了跳起舞来。
美团发布的《2019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》显示,北京、武汉多家KTV白天消费客户中老年人群占70%到90%,年龄主要集中在50~70岁。
日剧《胜利即正义》
现在的年轻人,为什么不去KTV了呢?
为了得到答案,我们访问了五位不同职业的23岁~30岁的年轻人,期望通过他们的讲述,人们或许能够对当代部分青年的认知和喜好有更深的了解。
关键词:过时
当胶布被问到会不会常去KTV的时候,她表现出了一种异常的嫌弃:2021年了,谁还去KTV啊,救命!
上了大学之后,胶布几乎没再去过KTV,也很难想象如今的自己再出现在如上面所述的场景中,唱K在她的生活中成了一个过时的词:
歌单上十年如一日的情歌,过时!钟情短视频神曲的品味,过时!高出超市价格数倍的商品,过时!糟糕的隔音效果,过时!表面金碧辉煌、实则充满塑料感的装修,过时!

她对此表示:不了解是自己品味进步过快,还是KTV太不思进取。年轻人为什么不去KTV了?因为KTV的歌单和装修讨好的都不是年轻人。而且,花十倍的钱买可乐,还蛮让人不爽的。
换而言之,KTV已经满足不了胶布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了,她开始去看各种Live,追喜欢的乐队,唱喜欢的歌。在自己的世界里狂欢,不香吗?
关键词:尴尬
ATIR现在对KTV的态度是:不怎么去,除非真的没地方去了才会去一下,一年里最多也就2次……不了解有些人为什么对KTV那么热衷。ATIR摆了摆手,这地方真的太容易让人尴尬了。
她遇见过一声不吭的,不是低头拼命吃果盘,就是在角落里自顾自地玩手机,和沙发融为一体,让包厢里的气温变得更低;
她遇见过五音不全的,人家唱得越深情,她就听得越难受,有时候还会假装不小心按到切歌,让麦霸闭嘴;
她遇见过不管是不是自己点的歌都要掺和的,只出了一份钱,却蹭了一整场的歌,全程就没放下过手里的麦克风;
她还遇见过一群不相熟的人,机缘巧合下凑在一起,然后玩着尺度与熟悉程度不相适宜的真心话大冒险……
久而久之,到场的熟人越来越少,尴尬的事情越来越多,她变得不再愿意去KTV面对这些让她无语的场景。
摸摸唱里面的妹子可以带走宵夜或者看电影吗?不可以,为了不必要的麻烦,我们怎么说都是从事KTV行业的,这样肯定还是不好,我们以正规为主,不可以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。
关键词:工作
武汉摸摸唱的消费如何?普通场消费武汉统一价,KTV房费按100元/小时(PS:联系亮亮可以送小吃)。KTV陪唱公主120-150元/小时,也是武汉统一价!
被我们找上的时候,古甘刚打完疫苗。提起KTV,她马上想起了身边唯一一位沉迷于KTV聚会的朋友。这位朋友喜欢KTV的理由很简单,仅仅只是可以在包厢里唱摇滚而已。古甘本人并不常去,除了陪伴这位特别的朋友,她平时不大会想到要去KTV这个地方。
这或许和她身处的工作环境也有关系。她就职于一家知名的Livehouse,这里本就是可供娱乐的场所,和KTV一样,有酒精,也有音乐,有人群,也有聚会。
在她的派对里,想要唱歌的人,可以自由地拿起openmic,而她,则与他们一起在闪耀的灯球下律动、畅饮、狂欢,再也不需要从别的地方寻找情绪的宣泄口。
大黄是对KTV极为抵触的人群里的一员,用他的话来说:一年去一次都算多了。在大黄看来,去KTV无非就是唱歌、喝酒和嗑瓜子,可玩性特别低。
除了厌倦了这样的状况外,作为驻唱歌手,他也没办法接受KTV。他现在的生活,基本上是半天教学上课和写歌编曲,晚上去Livehouse或者酒吧唱歌,本来每天上班就要唱歌了,再去KTV,相当于倒贴钱加班。
或许有些人会好奇,歌手会不会选择去KTV练歌?对此,大黄的回答是:完全不会。KTV的设备太差,声音完全起不到练歌的效果,这个选项显得很多余。
此外,他需要经常跑通告来维持生活,一天三场酒吧演出,间或也有商演邀约。而被工作消磨剩下的精力,只够他窝在家里打打游戏、看看球赛,哪还有心思去什么KTV。
关键词:新奇感
胖哥曾经是杭州武林路上金曲KTV的经理,没错,是曾经。他如今已经改行当起了出租司机,间或也开车送货。当被问到为什么会有这一转变的时候,胖哥的语气相当无奈:我认识的人差不多都改行了,都不做KTV了。现在KTV难做,都没几个人愿意做。
胖哥说,现在年轻人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,什么剧本杀、狼人杀,杀得人眼花缭乱。KTV对年轻人来说,早已没有新奇感,很多年轻人觉得在这里已经找不到快乐了。

这一点他倒也能理解,年轻人的快乐永远是在变化、前进的,包含他自己在内。25岁的时候,我经常跟朋友去KTV。现在30了,这几年的聚会,我们就去那种平价的酒吧打打牌、喝喝酒,有时候聚在某个朋友家玩玩桌游,就挺好。
另一方面,胖哥在前两年发觉,来KTV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了,他们通常选择价格便宜的白天场次,成了主流消费人群。
胖哥是这样看待这个现象的:一个事物,或者说一种生活、娱乐的方式,受众开始中老年化了,或许也意味着年轻人开始选择淘汰它了。没有年轻人来消费,那就丧失了很大一部分盈利的空间,我还做这行干啥?

港剧《读心神探》
KTV单调的形式和所带来的社交恐惧,以及与当代部分年轻人在工作上的冲突,种种迹象都在表明:它已经不再满足于年轻人丰富多元的生活需要,它正在失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。
如果我们层层解析这个现象,或许会发觉,这不是件坏事。诚然,寻找快乐的选择正在不停地更新迭代,但唯一不变的是,这些我们追求的娱乐方式与社交方式,都在让人与人之间的连结更深。
-END-
来源 - 二更
编辑 - 几小将
设计 - Gre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