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9年,随着江西的解放,来自江西的干部陈正人被任命为江西省首任省委书记,而同样出自江西的杨尚奎则担任了省委副书记。到了1952年,因病离职的陈正人让副书记杨尚奎接替他的职位,杨尚奎由此成为江西省第三任省委书记。
杨尚奎也是江西省委书记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,他自1952年至1966年,连续担任该职务长达十四年。1966年,“十年特殊时期”爆发,杨尚奎遭遇迫害,被迫停职。那么,这位江西干部的经历究竟有何传奇?他的晚年生活又是怎样的呢?
杨尚奎生于1905年,籍贯江西兴国,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。土地革命时期,他积极投身农民运动,随后长期从事革命宣传工作,致力于扩大红军队伍,增强革命实力。中央红军长征后,他选择留守苏区,领导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,成为地方革命的重要骨干。
展开剩余66%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,杨尚奎继续从事宣传和组织工作,为最终取得革命胜利贡献了大量力量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他参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,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。建国后,杨尚奎留在江西,担任省委副书记,兢兢业业地参与领导当地土地改革,巩固新生政权的基础。
1952年,杨尚奎接替陈正人,成为江西省委第一书记。任职期间,他经历了江西建国后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,如“反右”运动、“大跃进”以及“四清”运动等,亲历了时代的激荡与变迁。
1966年,“十年特殊时期”爆发,作为干部的杨尚奎遭遇冲击,被造反派诬蔑为“江西头号走资派”,不仅被停职,还多次遭受批斗,身心遭受沉重打击。幸亏时任总理出面,将杨尚奎接到北京加以保护。
1969年,在“九大”召开前夕,杨尚奎接到通知返回江西,为复出做准备。此时,江西省革委会主任为军队干部程世清。1971年,江西省委恢复后,程世清任省委第一书记,即第三任省委书记。
然而,程世清对杨尚奎态度冷淡,特别是在“九大”之后,程世清并未遵照总理指示释放杨尚奎,反而将他调到远离南昌的圭峰参加学习班,名义上是进行“思想改造”,实际上是限制他复出工作的手段。
在圭峰期间,杨尚奎从事篾匠工作,然而程世清依然对其不放心。不久后,杨尚奎被下放到安义,由当地革委会进行监督,进行“劳动改造”。直到1972年程世清下台,杨尚奎的处境才有所改善。
1973年,杨尚奎重新复出,任江西省革委会副主任,随后又担任省委书记(当时称为第一书记)等职务,继续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。
“四人帮”倒台后,杨尚奎受到重用,尤其在解放和安置老干部方面,做了大量工作,成绩显著。后来,他进入中央顾问委员会,担任委员,发挥资深干部作用,为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建设献计献策。1986年,杨尚奎因病在南昌逝世,享年81岁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配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